欢迎使用新媒体产品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

“香见”APP客户端


从【填鸭式】到激发创造 朗朗读书声中的那场教育变革

作者:周寅莹 | 来源:新都广播电视台 | 编辑时间:2019-09-18 10:12:2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强国富民,育人为先。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的学生逐渐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从以粉笔、黑板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到逐渐使用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教育逐步走向信息化、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做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优质教育的同时,我区在教学改革和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上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都有学习途径和出彩机会。
开创“三优”教育
个性化教育催生优秀人才
2017年11月16日,烟火漫天,彩带飞舞。伴随着学生与来宾的喝彩欢呼,新都一中新校区正式搬迁,属于新都一中的全新篇章,在此刻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时的马开春坐在自己班里的学生方阵旁,他嘱咐着学生注意安全,抬起头时,绚烂的烟花在白日里凝成浓烟。“处处是课堂,人人皆是教育者,这对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教学模式,三优教育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变革。”1996年,马开春来到新都一中任教物理,一直实践着三优教育理念,他对“三优”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
作为1981年四川省首批省重点中学,谈到新都中学阶段的教育,新都一中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在新都不错的教学背后,新都一中的贡献巨大,因为它的教学改革走在了前面,其中三优教育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都教育界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1994年新都一中办起了“三优班”,尝试三优教育模式。“三优”简而言之就是优化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达到培养学生优良的智能结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品质。时任校长龙义华提出,“‘三优班’不止是一种班型的创新,而是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就是由‘填鸭式’教育转变成学生参与为主的教育方式。”
“我曾经是新都一中的学生,1987年我到新都一中担任高中政治,应该说经历和见证了新都两种教育模式的改革。在新都一中读书时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开始教书那几年,教学方式还是按照老一套模式,1994年学校推广三优教育时,我才感觉了教育的新天地,三优教育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的状态。”现任新都一中高中政治课的赖成富谈到了三优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张扬教师个性,张扬学生个性,是“三优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上世界90年代末新都一中的三优模式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在这样开放的教学理念下,新都一中成功地培养出了一批批具备优良个性品质、优良智能、优良创造力的三优学子,不仅有何东军、康永军这样在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斩获金牌的学术型人才,也有李宇春、张晓雅这样在文体界取得不凡成就的创新型人才。
而在这几年,新都一中学子更是取得骄人成绩:2009级毕业生陈颖莟考取中科大少年班、2000级毕业生向宇已成为清华大学副教授、2004级毕业生王顺海现为国内知名科学家……优秀的教学成果足以说明新都一中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底蕴。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舞蹈《尔玛欢哥》
深耕个性化理念  培育创新型生力军
在张扬个性化的“三优教育”理念指导下,新都一中运用新课程理念,系统建构个性化成长的培养策略,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观念为指导进行顶层指导设计,探究个性化成长教育场域,开展个性化成长的课程设计,营建出了个性化成长的校园文化,成功探索出个性化成长的教育场域机制,让独具新都一中特色的个性化成长培养成果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让学生的学术能力得到提升与发挥,新都一中大胆进行学制改革,于去年开办了铭章学院与铭章班,采取四年一贯制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更加全方面地学习知识。
“铭章班的学生从初二开始进行四年一贯制的学习,在第一年,进行‘通吃教育’,不仅学习语数外这样的基础学科,还要学习国学诗词、书法鉴赏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刘旭东校长介绍道,这样的课程安排,能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上稍显局限的知识,从而拥有更宽广的眼界与更加深厚的文化修养。
刘旭东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入大学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让学生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这样时下热门的产业,提早接触前沿产业,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据了解,由铭章班学生自发组织、高校老师任导师的“铭章物理世界”社团已开展了多次学术成果汇报会。而由铭章班学生参与编写的三篇学术论文,甚至在北大的核心期刊进行了发表,中学生就能写出这样专业性极高的学术论文,并且在顶尖学府的期刊进行发表,新都一中学生的学术能力实在不容小觑。
“这些年来,新都一中高考一本率逐年上升,进入中国、乃至世界顶尖学府深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新都一中,也是成都地区唯一一所一本上线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学校。我认为,这和我校坚持从各方面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刘旭东校长说道:“往后,我们将逐步实现‘三优教育’泛化,实现高中教育的精英化,很快就能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道路上,新都一中倾其所有资源,不仅开办了铭章班这样极具先进教学理念的班级,并且开展了一系列从课程开发、课程体系、社团活动上的创新变革,力求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并最终学以致用。
“在课程开发上,我们学校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新都一中教务处主任梁玉孝说,“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是学生的校本选修课,可供选修的学科共有60多门,我们尽最大努力地让学生打开视野,拓展知识。”
据了解,这些选修课中,包含内容之丰富,让人委实一震:“诗词鉴赏”课由“国子监四门博士”之号的夏昆老师传道,“英美文化讲座”由我区知名班主任孙剑老师讲解。此外,数理化、政史地,甚至美术、音乐的选修课程也都由知名老师进行授课。
梁玉孝说:“不光在课程上开发创新,我们也开发了很多学校独创的校本课程,有关于新都文化国际理解的《三香教材》,也有夏昆老师所著的《唐诗的江山》。”据梁主任介绍,新都一中的校本课程涵盖面亦是涉猎颇多,包括了《心理学校本讲义》《人生规划课程》《财经素养》等等,并且学校还会定期邀请高校老师走进新都一中,为学生开堂讲座。
新都一中的创新型教学从课本入手,并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各种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而学生自主成立了各类社团,已有近40个,其中“动漫社”“T台社”“汉服社”“摇滚社”等社团时常参加社区活动。
“新都一中的改革只是我区教育改革的一个试点,上世纪90年代我区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素质教育路径。从初期的探索到现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形成,新都教育的发展契合了全国教育的发展之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都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行。”区教育局局长陈桂胜说。
以艺术滋养心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3年8月13日,当地时间晚8点。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金碧辉煌,座无虚席。
音乐响起……
“噢!——”一群身穿羌族服装的孩子在欢快的喊声中,跳上了梯级式舞台。男孩子们旋转着手中的羊皮鼓,有节奏地踏着步子,使木地板舞台发出“嘭、嘭”有节奏的声响;女孩子们头上的银饰品以及身上的衣服装饰片闪着金光,她们笑脸如花,肩上的羌铃发出清脆的声音,她们时而下腰,时而侧身,甩动的羌铃在她们身旁飞舞,艳丽的服装随着她们身形的移动,在金色大厅里留下了美丽的倩影。欢乐的情绪,感染了大厅里的每一位观众,他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一曲舞罢,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仿佛大厅为之沸腾……
这就是来自我区谕亭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群舞《尔玛欢歌》,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展现中华文化的剪影!
近年来,谕亭小学在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上硕果累累,成为了我区艺术教育特色发展的一张名片。2009年,为了鼓励灾后人民重拾生活信心,谕亭小学编排的一段带有羌族特色的舞蹈《阳光羌娃》,获得了当年省、市、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群舞类节目第一名。同年,《阳光羌娃》代表四川省赴中国香港,参加中国香港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文娱节目展演。2010年,《阳光羌娃》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全国一等奖。
时任成都市教育局体艺处处长施兴国说:“四川省艺术节三年一次,已经开展了18年,成都市没有得过舞蹈类一等奖,这次是一个突破;由郊区县代表成都市参加省艺术节比赛,体现了成都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又是一个突破;由区县代表四川省到香港参加国庆展演也是一个突破;由成都市代表四川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艺术类比赛,这在成都市是没有先例的,更是一个突破!”
谕亭小学“谕亭梅香少儿舞蹈团”从2006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目前已经成为一支管理严格、训练有素、成绩显著、颇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团队。为了更好的提升学校舞蹈团教师的专业素质,拓展艺术团学生学习的途径,谕亭小学还和文化部门、四川音乐学院、校外专业艺术团体等合作,聘请专业艺术人才到校担任谕亭梅香舞蹈团辅导教师,指导学校开展活动和特长训练。良好的师资使学校艺术团生动活泼、质量上乘、生气勃勃,艺术团学生参赛或表演水平超群,获得众多省级以上的奖励。
舞蹈艺术团只是谕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谕亭小学行政负责人周树安处了解到,谕亭小学的艺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的教育,而是立足于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教育,它不是“重艺术尖子,而忽视全体的教育”,不是“重视艺术技法,而忽视身心感受的教育”不是“视艺术比赛,而忽视课堂教学的教育”。谕亭小学开展艺术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艺术、感受艺术、在艺术活动中实现创造,让学生增强在生活中“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自信地、愉悦地、幸福地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落实学校“为孩子有尊严的生活于未来而奠基”教育理念的具体行为,基于此,学校在艺术教育中坚持四个基本原则:普及与提高并重,课内与课外齐抓、技法与心灵同生、艺术与素养共进。
在艺术教育上,谕亭小学立足地域,因地制宜,依据科研成果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有面向全体的《走进宝光寺的美术课》,也有结合艺术类活动开设的艺术类课程如书法、鼓乐、折纸、国学表演等。“我们力求通过这些校本课程让学生享受不一样的艺术教育,让校本课程具有浓浓的地方特色。”周树安表示,“正是因为学校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使课堂与课外的有效结合,全面推进了学校的艺术教育。”
谕亭小学堪称我区教育高位发展的一个缩影。
“特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新都的许多学校都在推行特色教育,且这些特色教育均结合本地文化,如很多学校开设了棕编艺术课程,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传承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一句话,艺术教育是表象,推动我区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全面育才的需求。”陈桂胜说。


黄杨敏

标签:壮丽70年,中国梦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

新都视界网 联系电话:028-83977026 / 传真:028-83977866
新都电视台 新闻热线:028-83974440 新都资讯 新闻热线:028-83977866
主办 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 / 监制 成都市新都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地图时政 /经济 /民生 /图库 /社会 /生活 /视界 /文化 /教育 /视听 /历史 /区域 /交通 /
Copyright©2016 新都视界网 viewxd.cn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4000916号-1
  •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
  • “香见”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