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新媒体产品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

“香见”APP客户端


新都医疗服务领域的那些人

作者:赖涛 | 来源:区人民医院邝琰 蔡芳芳 | 编辑时间:2019-10-11 10:10:15

70年,给香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留下了历久弥新的故事。
人是万物的尺度。站上新的起点,我们选择了医疗领域的三个人。这些人既杰出又平凡,这些岁月既绚烂又日常。通过回望这些人,感受他们曾在香城大地上留下的坚实印记。
陈泽林:黑白灰影像里的57年
1962年,那个时候的“新都区人民医院”叫做“新繁县第二人民医院”,只有30间病房,60多名职工。这一年9月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新都新繁分县,“新都县人民医院”的称谓恢复;二是医院放射科成立。
时年24岁的陈泽林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分配到医院的,22岁的他毕业于成都医专,是医院里第一个放射专业的医师。
没有仪式,没有宣言,一台30毫安自整流X射线机,一间暗室,是彼时县医院放射科的全部家当。当这个年青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一腔热血和一身技术到位的时候,一个人,一台机器,就是一支“队伍”。
但这支“队伍”承担的任务并不轻松。1962年陈泽林带领他的“队伍”参加了征兵体检工作。据他回忆,征兵体检进行了8天,每天前来透视检查的人数都达到了1200人,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10点,他为每一个人仔细地检查,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而发生退兵事件。
之后,陈泽林和这台30毫安的X射线机每天承担着约50-125人次的拍片工作量。那个时候用X射线机拍片,胶片是装在暗盒里的,拍完一张片,需要把暗盒送到暗室里拿出胶片进行冲洗,然后再换另一个暗盒接着拍片。拍片、冲洗胶片、晾晒胶片、诊断报告都由陈泽林一个人负责。不久之后,胸部、腹部、胃肠、骨科等检查陆续开展起来。在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年代,放射诊断与临床的结合,让很多急重症、疑难病变得到了及时的诊治。
陈泽林就这样只身一人组建了放射科,带领这支“一个人,一台机器”的队伍走过了整整12年,直到1974年,才有新的人加入进来,放射科的队伍逐渐壮大,设备也朝着高精尖的方向迈进。
对于从小就以学习为乐、喜欢数理化还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陈泽林来说,不仅做得了医师还修得了机器。维修X光线机器成为陈泽林工作之外的最大乐趣。
1974年,医院购入一台200毫安的X光机,陈泽林负责了安装。1976年到1980年,陈泽林对新都县所有的X射线机,包括县部队的X射线机进行了安装、调试。1981年至1985年,陈泽林又作为中坚力量,对新都县的所有X属性的机器和X诊断室环境进行辐射防护改造。1984年,在陈泽林的努力下,医院引进一台500毫安的飞利浦X光机,当时这类机器只有省级医院才能配备,机器的安装、维修工作自然也成为陈泽林的工作范围。
对机器的研究促成了陈泽林不断的“发明创造”。1971年,他拆了家里的唱片机,取出其中的电机,发明了电动注射针头冲洗机,大大提升了医院供应室的工作效率;1972年,他研制提银再生机,在西南医用设备厂投产,循环利用定影液,提取白银,降低了环境污染;为解决暗室内胶片、暗盒的去湿存储问题,他研制出了电子自动去湿存贮箱,投入几十家医院放射科使用,效果良好,并在北大核心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电子自动去湿胶片、暗盒存储箱的研制》……
陈泽林说,那是个条件艰苦但人很幸福的年代,放射科的设立为疑难病症的诊治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如今,影像诊断条件越来越好,诊断水平和医院的救治能力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地向前才不负性命相托的期望。
这也是57年来,陈泽林一直坚守在黑白灰影像里的动力。
基层卫生站所的家庭医生上门为患者服务
尹显德:十里八村随叫随到的“120”
尹显德“不守时”。58岁的他总爱将卫生服务站早上8点的开门时间,往前调。“病人希望我早点开门,我就早点。”尹显德说,卫生站要为全村1500多名群众服务,有些村民希望趁着上班前的时间配点药。
尹显德很守时。同村孩子杨家明不幸患上骨髓炎,由于患儿当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没有条件在医院长期住院治疗,尹显德就免费上门注射从医院带回来的青霉素针剂,不管寒冬腊月,还是烈日焦阳,每日步行上门,大年三十都没停过一天,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多,患儿身体最终得以康复。
守时这不是一句虚话。43年来,尹显德一直身体力行,奔波劳碌,把自己做成了十里八村随叫随到的“120”。
1976年,刚初中毕业的尹显德,在新民地区医院培训三个月后,回到村里干起了赤脚医生。彼时的赤脚医生,没有师承,全靠自学。主要治疗的是一些感冒、胃肠炎等常见病。走村串户,主动上门,不是为村东的太婆量血压,就是为村西的大爷测体温。
赤脚医生半农半医,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赶到农忙,都是背着药箱下地,药箱放地头。谁家有事,麦子来不及收,背着药箱一路小跑就去了。”尹显德说,活可以耽误,病不能耽误。
挑战很快就来了。一段时间,血吸虫病流行,尹显德白天常常肩背药箱穿梭在田野村庄,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此外,他还要挨家挨户打防疫针,发动大家一起灭钉螺。
“干一行,爱一行”。正是抱着对医学的热情和对村民的责任心,尹显德抓住各种培训、自学、进修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他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完成了由一名“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的转变。
尹显德对现在的村级医疗条件很满意。
走进黄田村卫生服务站,210平方米的房内,诊室、药房、中医理疗室等一应俱全,还有全自动电子血压仪、煎药机等仪器。
“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七八十人。”尹显德接诊很忙,中医诊疗室可容纳六七个病人同时做针灸、拔火罐。不仅如此,服务站还有药房医生,可以配合为病人服务。
在尹显德的记忆中,当年的农村缺医少药,卫生室是一间40平方米的破旧瓦房,药箱里除了一般的止疼剂,剩下的就是红药水、碘酒、阿司匹林了。因此,“红汞碘酒阿司匹林”也就成了当时赤脚医生的别名。
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药品匮乏,赤脚医生要识草药,会扎针,靠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为村民治病。
1992年,村卫生站的瓦房被推倒,在原址上建起了黄田村卫生服务站,尹显德当上了“站长”。在中医适宜技术上有一技之长的他,在当地甚至周边村、镇有一定名气,慕名来找他治病的人不少。
“只要有尹医生在,我们就不用急,他为我们的健康托着底呢。”。尹显德不是大院名医,也没有什么大功绩。但他是村里最富有的人——拥有全村群众的信赖与尊重。
兰宗焕:妙手丹心巧除骨伤之痛
在区中医院骨科兰宗焕的诊室里,市名中医的牌子被他束之高阁,并没有拿出来张扬,但是因为他妙手回春的技术,口口相传引来了不少的患者排队求诊,甚至成为不少患者几十年来的“指定”医生,削尖了头想要跟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一大群。
1971年,19岁的兰宗焕恰逢知青返城,被分配到县中医院中医外科学习中医。那时的中医外科医生平均年龄超70岁,医疗技术全是祖传,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在这样的契机下,兰宗焕跟师学习,并先后到成都体育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进修。
学成归来。1976年,县中医院成立骨伤科,兰宗焕一人和一台50毫安的简易X光机,就是科室的全部。过去,骨伤治疗只能用最原始的诊断方法,医生全凭经验。作为现在应用广泛的影像技术,在几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白天诊治病人,晚上研究病历,看书、请教、琢磨,兰宗焕所有的工作都放在了行医的工作上。兰宗焕深谙,中医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很多深遂的理论需要意会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上不断探索,除了靠个人的勤奋和悟性,还需有不断的总结提升。
腕部骨折是骨伤科中最常见的病症,在整个骨伤当中占比最高。但过去治疗腕部骨折方法众多,成效不一,回复时间不同,复位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为此,兰宗焕博采众家之长,不断从古法经方中总结探索,创新“拉顶屈腕”手法整复腕部骨折,在临床取得很好的效果,。
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拉顶屈腕”方法,通过牵拉、曲腕、固定以及内外用药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康复时间,患者只需一个半月的时间即可康复正常。而且和西医单纯内固定治疗方式相比,花费少,痛苦轻,大大发挥出中医治疗简便廉的特点。由于贡献突出,“拉顶屈腕”方法获得新都区科研三等奖。
由于“拉顶屈腕”方法疗效快,花费少,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一年治疗腕部骨折达到100多例。患者人数的增多,带动科室的发展,医生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先进。
除了用药治疗,在不断的医学实践中,兰宗焕阅读了大量中医古籍和骨科学著作,开创性地将中医医学传统正骨手法和黄帝内经“吐纳引导”相结合,为中医骨科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其自创的“牵拉法治疗肩周炎”、“伸颈摇肩法治疗颈椎病”等中医技术结合体育运动的方法,越来越得到患者的认可,患者的病情明显减轻。
从一人一科室,到现在国家级中医科室,骨科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成都市周边一支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骨科力量。作为新都骨科界泰斗的兰宗焕,尽管在骨伤领域已有深厚的沉淀和积累,但仍然不断学习和掌握骨科疾病治疗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骨科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
医学之于兰宗焕,不仅是工作,是爱好,更近乎信仰。


黄杨敏

标签:壮丽70年,医疗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

新都视界网 联系电话:028-83977026 / 传真:028-83977866
新都电视台 新闻热线:028-83974440 新都资讯 新闻热线:028-83977866
主办 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 / 监制 成都市新都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地图时政 /经济 /民生 /图库 /社会 /生活 /视界 /文化 /教育 /视听 /历史 /区域 /交通 /
Copyright©2016 新都视界网 viewxd.cn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4000916号-1
  •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
  • “香见”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