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新媒体产品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

“香见”APP客户端


“三层三加三融合” 实现新都“县强、乡活、上下联”医改新局

作者:李玲娟 | 来源:新都广播电视台 | 编辑时间:2019-10-09 13:38:20

擂台赛现场
9月28日,第五届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西南赛区决赛金奖花落区人民医院。金奖案例名叫《探三层三加三融合创新模式,建县强乡活上下联医改新局》。新都的“三层三加三融合”为何得到评委们的一致青睐,它体现了怎样的医改思路?它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区人民医院负责人。
推升服务能力
为区域90%就诊率献力
2014年,时任国家卫计委新闻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表示:“国家将适时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启动分级诊疗试点,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就在国家层面刚刚释放出推动分级诊疗的信号后,同年我区就提出了区域内的医改目标:“持续提升基层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引导建立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实现分级诊疗目标。”
我区为何如此迫切地提出医改目标?区卫健局负责人表示:“这和当时我区基层医院管理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较差的现状有关,当时的诊疗水平很不理想。”
2014年全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是什么现状呢?记者了解到,当时在全区医疗综合服务水平较高的区人民医院的部分数据,由此我们可以反观当时区域内医院的整体诊疗能力。
“拥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有95名,占医院职工的比例为10%;拥有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有594名,占医院职工的比例超过了60%。优质人才资源缺乏,医疗技术水平低,我院诊疗人次在区域内仅位于第三名。”9月28日,在第五届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西南赛区现场,区人民医院负责案例讲解的医务人员在《探三层三加三融合创新模式,建县强乡活上下联医改新局》案例中展示了2014年区人民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
改革迫在眉睫,在外部环境催生和内部急需发展的双重因素下,以区人民医院为发端,我区开启了分级诊疗历程。
加强顶层设计
“医联体”三层创新构架出炉
2014年7月,区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订深化合作办医协议。这是华西医院首次与区县级医院建立紧密战略型医联体,探索分级诊疗“新都模式”。
签订协议的同时,区人民医院聘请国家卫健委直属行业报《健康报》的孔令敏副主任担任名誉理事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纪委书记程永忠担任理事会理事,加盟区人民医院决策层,提升决策能力;同时聘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潇博士、刘万利博士担任全职业务副院长和院长助理,进入区人民医院执行层,提升管理能力;聘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董强等5名教授担任学科主任,聘任王军、张捷等12名教授担任医院运营管理首席专家、客座教授和名誉主任,加盟区人民医院学科层,提升学科管理能力。通过借力华西决策、执行、学科力量,区人民医院构建了全方位地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快速通道。
紧接着,区人民医院与泰兴医院、新都中心卫生院、蜀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家卫生院、石板滩卫生院、大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九家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对口扶贫单位理塘县人民医院签订协议,同时基层服务中心与下属卫生站所签订协议。
在区卫健局的统筹部署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都区人民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及边远贫困地区的理塘县人民医院——村卫生站组成四级医疗联合体形成。
“在这个四级医疗联合体中,我们区医院起枢纽作用,通过我们可以将华西的三个层面的优质资源向下传递。”区人民医院院长古翔儒说。
据了解,2015年开始,区人民医院将“三层”创新架构移植复制至9家医联体单位,先后派遣7名优秀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层担任基层医疗机构全职院长、副院长、近10名科主任进入学科层担任学科主任,75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驻院技术帮扶。三层构架的成功移植,全面提升了我区医疗服务水平。
推出 “三加”举措
优质资源下“基层”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继三层构架体系出炉后,区人民医院又推出了“三加”举措,“三加”即“理事会+医联体”、“学科+运营”、“在线+在位”。
“‘理事会+医联体’是具体落实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抓手,华西医院全面参与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制订了医院‘十三五规划’和章程,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流程,实施了‘基本编制+备案编制’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古翔儒说。
据古翔儒介绍,“学科+运营 ”涉及方方面面。首先是即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学科主任工作机制。即华西医院专家定期到院在位工作,通过专家坐诊、临床带教、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形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专科共建,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其次,华西为医院量身定制人才培训制度,指导医院人才培养计划,帮扶医院打造“学习、学术、学科”三学人才培养工程。同时,华西医院还与区人民医院建立特色专科联盟,协助区医院建立动态评估制度,协助区人民医院学科建设与运营管理深度融合管理新机制,有效解决学科发展难点、痛点和瓶颈问题。
古翔儒解释:“‘在线+在位’,即通过在线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联合门诊、联合查房、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教学 提升技术水平,提升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同时通过协同医疗服务为需要转诊的患者实现快捷有序的转接诊服务,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三加’举措,从实践层面全面提升了我们医院的管理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和诊疗能力。”古翔儒表示。
实现“三融合”
发挥好区域中心龙头作用
“如果说‘三层’构架是基础,‘三加’举措是抓手,那么我们的‘三融合’就是建立医联体的高效能体现。我们的‘三融合’,即文化融合,制度融合,管理融合,这是一种高级层面的融合,我们通过这个融合,最终将华西医院的资源成功嫁接到我们医院,全面提升了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古翔儒如是解释“三融合”与“三层”、“三加”的关系。
通过5年探索与实践,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降低了患者负担,真正发挥区域中心龙头作用。
2014-2018年,全区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幅37.59%,其中区人民医院诊疗人次增幅99.76%,而9家医共体成员单位增幅高达164%。全区医疗机构出院人次增幅31.79%,其中区人民医院增幅54.64%,9家医共体机构增幅高达83.31%。区人民医院门诊量占比从8%增加至12%,9家医共体单位门诊量占比从6%增加至11%,外转率从3.5%下降到1.7%,药占比下降,有效降低了患者负担…… 区人民医院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该模式的带动下,区人民医院2016年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石板滩卫生院分别成功通过“二甲”“二乙”评审。
据古翔儒介绍,区医院推出的“三层三加三融合”模式及工作成效得到国家、省、市、区卫健委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先后迎接了全国各地同行近百次参观交流,均获得高度肯定和赞誉。
在9月28日第五届全国医院擂台赛(县域类)西南赛区决赛现场,专家组给予区人民医院“三层三加三融合”模式高度评价。他们认为: “通过实践证明,‘三层三加三融合’创新模式,在半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能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能促进医疗服务整体效能明显提升。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逐步形成了‘县强、乡活、上下联’的医改新局,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具有复制和推广价值。”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成绩来源于创新,来源于推动创新执行过程中团队克服困难的艰辛和努力。”谈到荣获金奖的感受,古翔儒如是说。


黄杨敏

标签:医院擂台赛,医改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

新都视界网 联系电话:028-83977026 / 传真:028-83977866
新都电视台 新闻热线:028-83974440 新都资讯 新闻热线:028-83977866
主办 成都市新都区广播电视台 / 监制 成都市新都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地图时政 /经济 /民生 /图库 /社会 /生活 /视界 /文化 /教育 /视听 /历史 /区域 /交通 /
Copyright©2016 新都视界网 viewxd.cn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4000916号-1
  • 这里是新都 微信公众号
  • “香见”APP客户端